工信部四季度工业生产增速有望超三季度

工信部:四季度工业生产增速有望超三季度
工信部:四季度工业生产增速有望超三季度2012/10/26 09:06第一财经 扫描分享到好友或朋友圈
分享到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好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昨(10月25日)日在北京举行的发布会上称,尽管今年以来我国工业连续三个季度增速下滑,但有利因素正在聚集,工业经济当前正处在筑底企稳的紧要关口。
“随着企业稳增长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企稳的势头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四季度工业生产增速可能比三季度要高,将为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超过7.5%的预期目标奠定良好基础。”朱宏任在会上说。
部分行业存止跌企稳迹象
前三季度,中国的工业经济缓中企稳。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其中一季度增长11.6%,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虽然增速是逐季放缓,但朱宏任认为已是缓中见稳。
朱宏任认为,从环比来看,7、8、9三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分别为0.67%、0.71%和0.79%,增长态势稳定。
另外,分行业看,建材、化工、有色金属等部分原材料行业生产增速呈现出止跌企稳迹象,9月当月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8%,已连续两个月回升;汽车产销扭转了年初负增长局面并保持稳步增长。9月中旬以来,钢材价格连续数周回升,有色金属和水泥价格开始上涨,部分工程类机械产品产销形势也有所好转。这都支持工信部关于工业经济缓中见稳的判断。
中小企业效益仍显困难
但朱宏任也指出,当前经济中仍有不少困难。一是工业品出口形势严峻。由于外需萎缩形成的下行压力,未来工业品出口稳定增长还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二是企业利润持续下滑,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
按照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1%,企业成本费用增幅快于收入增幅,成本和资金的压力依然较大。其中8月份下降6.2%,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度增加。在市场环境趋紧、成本刚性上升的情况下,一部分困难企业经营困难程度加大。在效益深跌的钢铁行业,从去年10月份以来,钢铁行业效益持续下滑,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认为,目前仍处在历史最困难时期。朱宏任特别指出,部分小型微型企业则更加困难。
三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朱宏任透露,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显现,库存下降缓慢,价格低位运行,产能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据相关行业协会估测,炼钢产能利用率不足75%,水泥产能利用率也仅在72%左右。
为缓解中小企业盈利下滑的困境,今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在方便市场主体准入、结构性减税、相关费用减免、进一步优化工商注册登记等方面,都要采取必要的简化措施。
“现在工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把这些确定措施尽快落实到位,以使这些惠企政策能够真正地落实到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身上,使企业能够应对生产经营压力,度过目前困难。”朱宏任称。
:Daisy
收藏本文文章关键字工业生产 工业增加值 原材料解读8月经济数据:工业生产略有放缓 基础设施发展潜力很大9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8月主要指标有升有降,工业生产略有放缓,服务业增长加快,同时市场销售保持稳定,投资略有放缓。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在评价当月经济指标时表示,总的来看,月度因为有各种因素影响会有一定波动,从月份总的情况来看,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他提到,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国内也确实存在着下行压力。下一步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增速回落,特殊因素影响部分工业生产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7%,制造业增长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9%,增速较上月均有所回落。另一方面,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464亿元,同比下降4.3%。对于8月工业数据,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工业增加值低位徘徊,制造业承压态势不改。内外需均形成拖累,各行业均有放缓。8月份工业生产增长略有放缓,除经济本身存在的下行压力之外,8月当月的特殊因素影响了部分工业生产。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认为,今年8月份工作日是22天,上年同期是23天,对部分工业企业的生产速度会造成一定影响。当月一些气候性因素对部分地区的工业生产也有一定影响。8月份全国登陆的台风是三个,比历史常年多1.2个,其中“利奇马”台风强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五强的台风,对东部地区省份工业生产造成一些不利影响。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8月经济数据下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中美不确定性导致的企业信心不足,同时叠加工作日、台风因素的影响,以及不排除数据异常点的可能性。“2019年以来,经济数据呈现明显的超高波动性,月的经济数据是否意味着经济破位下行,我们仍然持很大的怀疑态度。”从累计数据看,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高技术制造业增长8.4%,付凌晖认为,稳定增长的态势还是在持续的。下阶段,工业生产保持稳定有比较多的稳定条件。工业升级发展的态势在持续,一系列工业发展的政策效力也在持续显现,今年大规模减税降费将为企业提供很好的支撑。从未来发展的情况来看,逆周期调节力度在加大,近期推进贷款市场化报价利率机制的形成,实施了降准,这些都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加快,未来还有很大潜力“中国基础设施发展还有很大潜力。”付凌晖提到,从数据来看,目前人均基础设施存量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0%-30%,在民生领域、区域发展方面,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当天公布的数据,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00628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比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2%,比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236963亿元,增长4.9%,比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84589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比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付凌晖分析,从前期情况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并不高,主要是由于今年大规模减税降费举措,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影响,影响了基础设施投资能力。除今年以来的减税降费实施持续制约了地方政府的收入增速,诸建芳表示,土地收入近期也由于监管的趋严而有所减少,因此基建的资金来源仍有较大约束,若缺少进一步的财政支持,则后续的基建相关融资来源将较为有限。但付凌晖表示,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有不少有利条件,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支持力度。中央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加专项债的发行,将明年部分新增专项债额度今年提前发行,这样有利于支撑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消费需求在扩大,消费结构在升级付凌晖提到,中国经济跟过去相比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内需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接近8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达到60.1%,中国消费增长处于需求升级和扩大非常快的阶段,从主要数据来看,消费需求在扩大,消费结构在升级。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96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扣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3%,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速加快,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和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9.8%和12.8%,增速比上月分别加快5.3和3.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服务性消费保持较快增长,付凌晖表示,根据内部测算,目前服务消费增长仍然保持在两位数。“消费的扩大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撑作用和拉动作用是在提高的。”另一方面,汽车消费在6月排放标准切换、降价促销因素过后仍然疲弱。8月汽车类消费增速为-8.1%,较7月回落5.5个百分点。诸建芳表示,受到前期汽车消费促销对后续需求透支的影响,汽车消费增速进一步回落。不过,他也提到,9月汽车消费可能较8月有所回暖。9月前期需求透支的负面影响逐步减弱,且汽车市场的迎来传统旺季、地方性车展活动较多、中秋节假日等多重利好因素可能带动汽车消费小幅回暖。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付凌晖在评价8月经济运行情况时称,主要指标有升有降,工业生产略有放缓,服务业增长加快,同时市场销售保持稳定,投资略有放缓。“但总的来看,月度因为有各种因素影响会有一定波动,从月份总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他提到,当然也要看到,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国内也确实存在着下行压力。下一步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金宏观分析师易峘、袁越等人认为,继7月工业增速降至4.8%后,8月再下探至4.4%。由此推算,三季度GDP增长比二季度(6.2%)再下台阶的可能性明显上升。目前,有空间、更有必要及时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才可能支撑GDP增长不滑出年初设定的.5%的区间。兴业证券分析师王涵、卢燕津分析,经济下行压力不减,逆周期调节支持实体融资。往后看,在增长承压背景下,政策仍有望助力流动性层面的改善。“目前仍然无法看到经济趋势性下行的因素,经济数据悖论明显,在重视稳增长的同时,应当保持足够的定力;既要保持对经济数据的高度敏感性,又要避免轻易采用强刺激措施,以免透支稳增长政策工具箱,以及引发不必要的负面效应。”邓海清表示,在房地产韧性极强、房地产调控政策微调,基建投资发力,宽信用政策发力,汽车见底回升的情况下,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再叠加中美阶段性缓和,月的经济数据难以成为常态,货币政策也无需“降息”、“大水漫灌”等强刺激,重心仍然应当放在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文章来自澎湃)[详细] 09:43
张卫华:上半年我国工业生产运行总体平稳2019年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总体平稳,增速处于合理区间。工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新动能保持较快增长;产能利用率处于近年来较好水平,企业效益状况趋向好转,小微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改善。一、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增速与1—5月份持平,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中,6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增长6.3%,增速较5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多数行业保持增长。上半年,41个大类行业中,3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铁路船舶和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非金属矿物制品、化纤等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六成工业产品产量同比增长。上半年,统计的60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366种产品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60.5%。多数地区实现增长。上半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29个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15个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二、工业新动能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增长加快。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8%,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1.6%,增速较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0.5%,加快2.6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较快。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7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6%,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部分新兴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3D打印设备、智能手表、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271.4%、162.9%、86.5%、34.6%、29.3%和20.1%。三、产能利用率有所上升二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4%,比一季度回升0.5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水平比2013年以来的平均值高1个百分点,略低于2006年有调查以来76.9%的平均值。采矿业产能利用率回升。二季度,采矿业产能利用率为74.6%,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其中,受价格上涨影响,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同比大幅回升;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为2006年有调查以来的次高点,仅低于上季度。原材料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普遍上升。二季度,原材料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7%,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其中,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业为80.9%,是2013年以来的最高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得益于需求回暖价格上涨,同比环比回升均较为明显;石油加工和化学原料行业同比小幅上升。四、企业效益状况趋向好转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3%,降幅比1—4月份收窄1.1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同比增长1.1%,增速由负转正。资产负债率下降。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他强调随着技术和工艺不断成熟业资产负债率为56.8%,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3%,同比降低1.4个百分点。产成品周转有所加快。5月末,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4.1%,增速比4月末回落0.8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7.5天,同比减少0.1天。人均产出效率有所提高。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人均营业收入为132.8万元,同比增加11.1万元。五、小微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改善税收减免政策惠及面不断扩大。二季度,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的小微企业占52.2%,比一季度上升3个百分点。融资难、招工难问题均有所缓解。二季度,有银行贷款需求的小微企业占14.0%,在有银行贷款需求的小微企业中,获得大部分或全部所需贷款的企业占22.5%,较一季度上升3.3个百分点。在有招工需求的小微企业中,招到大部分或全部所需员工的企业占38.6%,较上年同期上升3.3个百分点。(来源:国家统计局)[详细] 09:31
张卫华:工业生产运行稳中有升2019年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总体平稳,稳中有升;工业新动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生产明显回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继续显现;小微企业平稳增长,税收减免政策惠及面持续扩大。一、工业生产有所加快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较1—2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的运行态势。3月份,受增值税率下调、春节错月、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回升较快,当月同比增长8.5%,增速较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一季度,41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专用设备、仪器仪表、电气机械、铁路船舶、金属制品等装备制造业以及建材、有色、烟草等行业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工业产品增长面扩大。一季度,统计的60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392种产品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4.8%,较1—2月份扩大6.8个百分点。二、工业新动能保持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较快。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6.7%,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2个百分点。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工业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一季度,3D打印设备、石墨烯、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339.3%、55.6%、54.1%、48.2%和18.2%。三、装备制造业生产增速明显回升受4月1日起大幅下调制造业增值税率影响,装备制造业订单增加,生产明显回升。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虽仍低于去年全年水平,但比1—2月份大幅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2.2%,加快3.8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加快3个百分点;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0.9%,加快3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6%,加快2.6个百分点;金属制品业增长11%,加快2.5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长0.2%,月份为下降5.3%。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9%,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6%,同比降低1.0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去杠杆成效明显。五、小微企业增势平稳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下工业(含个体工业)增加值增速与上年全年基本持平,呈现平稳运行态势。调查显示,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的小微企业占49.2%,比上年四季度上升2.9个百分点,上年一季度以来该比例持续上升,表明税收减免政策惠及面不断扩大。流动资金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一季度,流动资金紧张的小微企业占调查企业的比例为23.1%,比上年四季度下降2.0个百分点。(作者为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详细] 09:52
工业生产降温 中国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统计局今日公布数据显示,10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6.2%的增速不及市场预期[详细] 11:25
10月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区间 工业生产和投资或微回落国家统计局将于下周公布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综合多方预测,受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速影响,10月份工业生产和投资或现小幅下滑,但受黄金周假日因素刺激,消费有望出现增长。总体来说,宏观经济仍将运行在合理稳定的区间。工业生产方面,中金宏观研究组发布的一份报告称,10月环保限产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工业增加值同比将回落至6.1%左右。报告显示,“2+26”城市高能量密度的要求增进了高镍3元材料的发展环保限产继续发力,焦炭从10月1日开始执行错峰生产,延长出焦时间至36小时以上,相当于限产1/3;钢铁方面,部分北方城市将限产时间提前,石家庄、邯郸、安阳等将限产时间提前到10月,钢铁重镇唐山也将限产时间提前至10月12日,多次启动应急减排措施,烧结机限产50%。因此,预计10月主要工业品产量继续下滑,黑色、有色、煤炭工业增加值有一定下滑。交通银行(6.220, 0.01, 0.16%)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今年一季度、二季度都呈现季末工业增加值增长加快,然后回落的现象,三季度末也出现明显上翘,之后可能回落。预计10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至6.0%。尽管增速或略有下降,多位专家认为工业生产目前形势仍然稳定。中信证券(17.620, 0.10, 0.57%)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褚建芳表示,工业库存增速仍然会保持中高速扩张,因此预计10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比9月份回落,但仍然保持平稳。投资方面,招商证券(18.780, 0.24, 1.29%)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从水泥价格看,10月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仍将保持相对稳定,过去3个月拖累投资的民间投资、制造业以及农林牧渔业投资目前尚未看到好转迹象,因此投资增速将继续回落。“综合来看,10月房地产销售偏弱但投资仍有余温,基建与制造业投资偏弱。合计来看,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从7.5%小幅降至7.3%。”中金宏观研究组认为,基建方面,新开工项目同比增长放缓,我们可以描写出增强树脂将到达怎样的性能年内资金或有制约;制造业方面,环保限产或导致制造业投资整体处于低位。去产能和环保督查要求环保不达标不能生产、错峰生产、限产等等,这对制造业企业的产能、开工率以及生产活动等产生较大的影响。消费方面,谢亚轩预计10月份同比增长10.6%。他认为,今年中秋节与国庆长假重叠,可能有助于消费需求在10月集中释放,今年以来居民收入增速持续上升也对消费增速保持稳定有利。连平表示,预计今年10月消费增速为10.8%,增速有所加快。[详细] 10:25
+加载更多
敦煌市试验机淮北试验机
铜陵职业装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