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包装,食品安全的卫士还是隐患
食品安全成为“尚方宝剑” “民以食为天”、“人命关天”两句古语阐明了食品安全无以复加的重要性。2004年,事关百姓生计的食品安全,犹如被打开的“潘多拉”之盒,随着各种媒体的报道而迅速分散开来,成为目前最为关注的重大话题之1。 2004年7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第2次公然表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 2004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1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通知; 2004年9月18日,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等7部委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国食品安全年会”; 2004年10月19日~22日,“2004年药品、食品包装技术国际论坛”在杭州召开; 2004年10月28日~29日,“国际食品及医药包装法规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2004年11月18日,“食品包装卫生安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05年1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外流露,总局将在第2季度展开包装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饮料、酒、奶制品、儿童食品、营养保健食品、豆制品、腌熏制品、调味品、罐头、食用油等10大类品种; 2005年2月2日,“2005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蒙牛、娃哈哈、嘉里粮油、汇源、3鹿、华龙、养生堂等国内数10家知名食品企业共同签署了《2005食品安全宣言》,在全社会提倡食品安全的生产与消费意识…… 政策是铁的方向标,过去1两年内房子拆迁费怎么算,国家政策对食品包装的影响可谓是史无前例。国家政策对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成了悬在食品企业头上的“尚方宝剑”,众多食品企业纷纭开始关注生产中各个环节的卫生安全,特别是保护产品安全的包装。而在食品包装领域中,软包装是第1大门类包装。软包装生产领域3大隐患危害环境卫生、人身安全和食品质量 软包装业内专家指出,在食品软包装中,塑料薄膜占总成分的70%,粘合剂占10%,油墨占10%,其他占10%。目前,国内软包装产品在生产、运输和使用中都存在1定的卫生问题和安全隐患: 首先,国内1些食品软包装企业由于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程度不够,导致在生产进程中大量溶剂苯、甲苯等有害物质排放超标,这不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对工人和消费者的身体构成危害;其次,软包装在生产进程中,1些有害的有机溶剂可能会残留在复合膜之间,而目前国内许多软包装生产企业没有实行有效的监控包装中溶剂残留的程序,随着时间的推移,软包装中这些有害的有机溶剂可能会迁移到食品中,使食品变味乃至变质,从而对消费者安全健康造成潜伏威胁;再次怎么判断农村自建房是不是违建,1些软包装生产企业其实不重视生产环境的优劣,这些忽视都可能导致1些污染源对软包装造成污染,如细菌、汗滴、蚊虫等等都可能成为潜伏的污染源。只有将生产、运输及使用进程中可能导致污染的环节都采取有效监控,才能保证软包装产品本身的卫生安全,从而有效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据专家分析,造成这类现状的主要缘由有以下几点:1是对食品包装材料卫生安全重要性的意识淡薄;2是无序的价格竞争造成企业对保障包装材料卫生安全的必要投入不足;3是食品包装材料生产加工环境没有统1的规范标准和认证;4是1些厂家缺少重要的检测手段,技术管理落后。国外如何解决食品包装卫生安全问题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如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德国的BgVV,都明确规定用于食品和药品包装的粘合剂和油墨类型,只要是法规中没有提到的材料,1律制止采取,从而保障了公众和环境的安全。在这类大的环境背景下,欧洲和美国的软包装用粘合剂已逐渐转向水性和无溶剂产品:而醇溶油墨取代甲苯油墨也在欧美、日本乃至韩国成为主要的趋势。 中国也面临着与发达国家过去的问题,虽然已制定了对食品企业的卫生要求,但对包装材料中的各类物质成分对食品、消费者和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还不够,相应的法规和标准亟待进1步完善。我们期待:食品包装走向安全 虽然目前我国的食品包装还存在1些隐患城市自建房能强拆吗,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随着跨国公司和跨国供应商正在快速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包装供应商和相干行业正在提高包装安全意识!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国家提倡食品安全的大条件下,在政府、协会、企业的多方配合下,我国食品包装卫生安全水平1定能够实现快速提高。信息来源:《行业包装解决方案》